快捷导航

苗族传统节日风俗—“芦笙节”

2022-01-09 13:26:05 作者:心剑无语 来源:忆溯流年阅读:
苗族传统节日风俗—“芦笙节”
  “芦笙节”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相传,芦笙管是诸葛亮教苗族人民做的,所以他们又把芦笙管叫做孔明管。据文献记载,早在唐代西南地区就广泛流行吹芦笙了,所以苗族的芦笙节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也是苗族地区最普遍的节日。
苗族传统节日风俗—“芦笙节”
   芦笙节是以芦笙踩堂、赛芦笙为主要活动的节日。芦笙节一般以坡会的名称命名的多(如古龙坡、十三坡)。芦笙节因地区不同,时间也不同,大约在每年农历九月二十七日举行,有的也在八月十五举行,也有在农历一月初至二月末期间举行,原因是有的来源于古理古规的吉日,有的来源于庆丰收,有的来源于神话传说
苗族传统节日风俗—“芦笙节”

   芦笙节是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他们规模最盛大的节日,在节日之前要举行仪式,集歌舞娱乐为一体的文艺活动,其中又以凯里市郊的舟溪乡和黄平县的谷陇大寨两地的芦笙节最为盛大。
苗族传统节日风俗—“芦笙节”
 
   节日期间,男子穿对襟或右大襟短衣和长裤、头缠青布巾,腰束大带,手持芦笙、锁呐、铜鼓,涌向会场;姑娘们穿着绣有各色花纹、图案的衣裙,头缠青帕,腰束绣花彩带,佩带银饰,边说边笑跟随而来,人们伴随着芦笙的乐曲翩翩起舞。
苗族传统节日风俗—“芦笙节”
   芦笙是苗族人民最喜欢的一种乐器,一般由六根竹管组成。每管从外侧开孔,下端安置铜簧,插入一个长形木斗或葫芦内。因此,有人亦称芦笙为葫芦笙。芦笙的大小不一,小芦笙管仅有几寸,大芦笙管长一、二丈,构成五声音阶的一组音。吹奏时,人们伴随着芦笙起舞,称为“芦笙舞”。
苗族传统节日风俗—“芦笙节”
   “芦笙舞”也叫“踩芦笙”。大致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舞者围成圆圈,至少有两人吹芦笙领舞,其他人则手拉手,随之翩翩起舞。也有的分为男女两队,男的边吹芦笙边舞,女的与吹芦笙者对舞;另一种是由群众围成圆圈,以顿足在旁助兴,主要由两个芦笙队轮流作集体或个人表演,边吹芦笙,边做快速旋转、跨步、跳跃等动作。
苗族传统节日风俗—“芦笙节”
   苗族自古喜爱吹芦笙,善跳芦笙舞。黔东南许多地方如凯里、从江、榕江、黄平的芦笙节非常隆重。凯里市、麻江、雷山、丹寨等县交界地区舟溪芦笙节于每年阴历正月十六至二十一日举行,芦笙堂设在河沙坝。十六日开始“起堂”,十七日集会,十八日、十九日、二十日跳芦笙,十九日增加赛马活动,二十日还举行斗牛,二十一日,芦笙会结束时,苗族男女青年进行“游方”活动。芦笙会时,附近市县方圆几十公里的人都来赴会,一时间人山人海,笙声如潮。
苗族传统节日风俗—“芦笙节”
   人们围成一个个圆圈跳芦笙,小伙子在圈内捧着长长短短的芦笙边吹边跳,姑娘们踏着笙歌的节奏翩翩起舞。黄平县谷陇芦笙会,每年阴历九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举行,芦笙场设在一块平缓宽阔的山坡上。届时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人数最多时可达数万人。节日的活动与舟溪的相差不远,那千把芦笙齐奏的场面非常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