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四维
张四维(1526—1585年)字子维,号凤磐,蒲州风陵乡人(今属芮城),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授编修。隆庆间,张四维以熟悉边防事务,促成与俺答议和而为内阁首辅高拱器重,历官翰林学士、吏部左侍郎。万历十年张居正逝世,遂代为内阁首辅,力反张居正改革措施,起用一些反对派人士,以迎合时议,收拢人心。次年,以父丧离职,卒谥文毅。著有《条麓集》等。
科举之路
张四维出生于山西盐商世家,父亲为蒲州豪贾,早年即外出经商,足迹半天下,舅父王崇古官居兵部尚书、陕西总督,善谈兵事,四维受其影响,亦熟知边防事务。四维生而颖异,年十五举秀才,名列优等,督学刘某甚奇,称其必为国家栋梁。嘉靖二十八年(1549)乡试,以第二名中举。三十二年(1553)中进士,因其文章、书法兼优,入翰林院为第一名庶吉士。三十四年(1555)授翰林院编修。
初入仕途
嘉靖四十一年(1562)和四十四年(1565)两充会试、同考官,分摹《永乐大典》副本。此时四维闭门读书,穷诣博览,深思考究,颇有成就。代袁文荣起草策士文牍,通古博今,计谋高明,被誉为“真博物君子”;为徐文贞考订国策大计,对各种策论,陈述利害,理据充分,博得好评,对参政很有价值。隆庆元年(1567),《永乐大典》副本录成,升右春坊右中元。皇帝首御讲幄,以四维充任经筵日讲官,他尽心答对,多所发挥,皇帝常竦意听之。同年主持顺天乡试,不久升为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读。
张四维不仅擅长文辞,明习时事,而且风流脱洒,才智过人。他与杨博是同乡,又是王崇古的外甥,杨、王二人久守边陲,善谈兵事,受其影响,四维亦熟知边防事务,为首辅高拱所器重。高拱掌管吏部,于隆庆三年(1569)破格提拔他为翰林院学士,升任吏部右侍郎,参与朝政。四年(1570)十月,侵扰边疆的蒙古把汉那吉归降朝廷,总督宣大、山西军务的王崇古将此事上奏朝堂时,朝议纷纷,相持不决。四维竭力支持高拱、张居正同鞑靼首领俺答和好的主张,遂使和议成功,边民通商贸易,发展经济。高拱重其才,旋转升他为吏部左侍郎。因四维办事从快从急,要求严格,竟受到同事的猜忌,从中干扰,使其无奈,自请辞职,以疾乞归。六年(1572)春,皇帝出阁讲学,召四维充任东宫侍班官,协力詹事府,后即掌管府事兼教庶吉士。同年夏,穆宗死,张居正逐除高拱,代为首辅,招四维复引疾归。
为官经历
万历二年(1574)明神宗诏四维以原官,仍掌管詹事府事,充任《世庙实录》副总裁。肃皇帝在位长久,章牍浩繁,诸司档案资料缺轶。四维极力搜集整理,自嘉靖十年以后的朝章、军务、国赋、人事等资料,皆井然具备,深得张居正的赏识。万历三年(1575)三月,居正请增置阁臣,引荐四维出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四维侍皇帝讲读于便殿,神宗以其器度不凡,赐予“一德和衷”四个大字。四年(1576)充任重修《会典》总裁官。五年(1577)主持会试,肃皇帝《实录》成,加太子太保,晋文渊阁大学士。六年(1578)春,主持神宗婚礼,劳加少保,晋武英殿大学士。八年(1580)一品满考,加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十年(1582)以决策功,晋兼太子太师。
张居正主持国事之初,军政财坏,国库空虚,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危机严重。四维极力支持张居正的一切政令主张和改革措施,执行“得盗即斩”的镇压手段,推行“一条鞭法”赋税制度,裁汰冗员,减少支出,防御鞑靼,浚治黄淮等,并且取得成效。
万历十年,张居正死,四维即为首辅,累官加至少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执政时,以严刑峻法治理朝事,但亦结怨甚多。反对居正的人,遂与宦官内外勾结,朝议鼎沸,政令难行。四维见怨恨居正的人甚多,决定以宽大从事,安定人心,遂乘神宗生子之际,劝皇帝放宽政策,荡涤繁苛,施惠天下,并使受居正排挤或罢官的重要人物复职。
反对朝政
朝政稍变,言路始开。但宦官依然骄横,司礼太监冯保因两宫徽号封己为伯事,受到四维极力反对,即谓四维与吏部尚书王国光同乡相厚,进行诬陷,唆使使御史曹一夔劾国光,并向四维发难,神宗怒斥他:“元辅忠臣,御史何得妄言。”御史张问达复劾,被降职调出。后四维门生李植与言官共同上疏揭发冯保罪状,神宗震怒,晓谕四维拟旨:“奴辈盗我威福,久其急诛之”。于是冯保及其党羽皆逐,朝事大变。四维居恒简重,至临大事、决大疑,迎刃而力断,志在扶危定倾,安利国家。一次云南给朝廷输送贡金误期,神宗欲加罪地方官吏,经四维上疏而止。又诏取云南旧贮矿银二十万两,他又谏止。神宗欲下诏江西制陶瓷器物十余万件,而且要求样式奇巧,难以完成,四维又极力谏止。
暴病而亡
万历十一年(1583)其父嵋川公亡,四维将归里服丧,辞朝廷于文华殿,劝神宗以法祖、孝亲、讲学、勤政、清心、寡欲、惜财、爱民,保终如始。四维带病匍匐奔丧,日夜兼程,废寝忘食,道病几殆。刚至家,后母胡夫人亦亡,两弟又亡,悲痛交集,带病致哀服丧。十三年(1585)十月,四维服丧将满,病殁于家。神宗闻卒震悼,辍一日视朝,遣官治葬事,赠太师,谥文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