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心辉
赖心辉(1886~1942年),字德祥,清代光绪10年(1884)生于四川省三台县鲁班乡,父亲是小商人,幼年在家乡读私塾,后在他岳父引荐,在曾伯和(曾秉中,曾德治,字伯和,今中江石笋乡人,云南候补道台,槐轩学派再传弟子,从学李思栋(字松山))门下学习。曾伯和见他大可培养,1907年出任云南省老鸦滩百货厘金局长的时候,带他随同前往。到云南后,读书更为勤奋,1909年被曾伯和保送入云南讲武堂学习。1911年毕业后分配到陆军十九镇见习。结识了任管带的同乡刘存厚。并参与了十九镇下级军官的秘密结社活动,参加了同盟会,武昌起义后,10月30日,以蔡锷、李根源为正副司令的 云南革命军在昆明发动重九起义,赖在唐继尧、刘存厚领导下参加了攻打云南总督署的战斗。
11月1日云南军政府成立,蔡锷派刘存厚、韩建铎率两个梯团入川支援四川起义军,赖心辉随刘存厚入川,1912年,刘存厚在四川招募新兵成立四川陆军第四镇,赖在第四镇任炮兵标统,4月,四川陆军改镇为师,刘存厚任第二师师长,他在第二师炮兵第二团任炮兵营长。1916年1月在四川省纳溪县起义反袁世凯,参加护国战争,因功升任炮兵第二团团长。
护国战争结束后,入川护国滇军总司令罗佩金和黔军总司令戴戡分别就任四川督军和省长,因而与以刘存厚为首的地方势力发生冲突。遂发展为刘罗成都巷战,不久罗佩金败走,又发生刘戴成都巷战,1917年7月,黔军退守皇城,刘存厚屡攻不下。赖心辉指挥40多门大炮,从四城门上向皇城内的黔军轰击,他亲自上炮,精心测量,第一发炮弹就击中皇城大门,第二发就命中弹药库,军火爆炸之声震动数十里,守城黔军大为慌乱,戴戡弹尽粮绝,撤离成都。赖心辉从此被人呼为“赖大炮”。当时成都有人戏作《竹枝词》一首:锦城大炮响声声,只落民家不落营。此炮只应城外放,城中能得几回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