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卜居》全诗赏析
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
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
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
浣花溪水水西头①,主人为卜林塘幽②。已知出郭少尘事③,更有澄江销客愁④。无数晴蜓齐上下⑤,一双鸂鶒对沉浮⑥。东行万里堪乘兴⑦,须向山阴入小舟⑧。
(首二,卜居草堂。中叙景物,申上林塘幽。末喜此溪直通吴会,可乘兴而至山阴也。主人,公自谓。为卜者,为此而卜居也。此从浣花溪叙入,即可称花溪主人,后《归成都》诗云“锦里逢迎有主人”,亦可称锦里主人矣。颜廷榘曰:出郭远俗,澄江散怀,此幽居自得之趣。蜻蜓上下,鸂鶒沉浮,此幽居物情之适。)
①《寰宇记》:浣花溪,在成都西郭外,属犀浦县,一名百花潭。赵曰:公之居,在浣花溪水西岸江流曲处。《世说》:士衡住西头。②班固作《东都赋》,自称为主人,刘孝标作《广绝交论》,亦自称为主人,此可互证。王勃诗:“林塘风月赏。”③陶潜诗:“遂与尘事冥。”④谢朓诗:“澄江净如练。”刘孺联句:“讵使客愁轻。”⑤【顾注】曰齐、曰对,善状物情。张孟阳《蒙汜池赋》:“珍鱼产而无数。”谢朓诗:“蜻蜓草路飞。”枚乘《柳赋》:“既上下而好音,亦黄衣而绛足。”⑥庾信诗:“白鹤一双来。”谢惠连赋:“览水禽之万类,信奠丽乎鸂鶒。”《景福殿赋》:“沉浮翱翔,乐我皇道。”⑦《华阳国志》:蜀使费祎聘吴,孔明送之。祎叹曰:“万里之行,始于此矣。”赵曰:万里桥,在浣花之东,故以此起兴耳。⑧《世说》:王子猷居山阴,雪夜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溪,即乘轻船就之。既造门,不前便返。人问其故,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黄生注】此故为放言以豁其胸次,非真欲远行也。其暗用孔明、子猷语,融会入妙。公《壮游》诗云“鉴湖五月凉”,盖深羡山阴风景之美。今见浣溪幽胜,仿佛似之,故思乘兴东游,此快意语,非愁叹语。诸说纷纷,总于诗意不合。张綖谓东向山阴,意在访郑虔也。按公崎岖入蜀,方构草堂,岂能舍妻子而远寻故人?其说迂矣。周珽谓欲东归洛阳,须从山北阴处上船而去。按成都无山,不当以溪畔为山阴,其说凿矣。顾宸谓公欲万里而至山阴,则冕之为人可知。此似作憾冕之词。按公至成都,在乾元二年十二月。次年三月,以李若幽为成都尹,时公方卜居,而裴亦将去矣,焉得有不足之词?其说亦无据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
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
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
作品赏析
《楚辞》有《卜居》,公借以为题。按:【顾注】乾元二年十二月,公至成都。明年,上元元年,卜成都西郭浣花溪以居。公《题草堂》诗云“经营上元始”,是也。黄鹤、鲍钦止皆云:剑南节度使裴冕,为公卜成都草堂以居之。此说无据。裴若为公结庐,则诗题当特标裴冀公,而诗中亦不当以“主人卜林塘”一句轻叙矣。如王判官遗草堂货,公必载之。又如严郑公携酒馔来,亦必亟称之。何况为公卜居耶?其说不足信矣。浣花溪水水西头①,主人为卜林塘幽②。已知出郭少尘事③,更有澄江销客愁④。无数晴蜓齐上下⑤,一双鸂鶒对沉浮⑥。东行万里堪乘兴⑦,须向山阴入小舟⑧。
(首二,卜居草堂。中叙景物,申上林塘幽。末喜此溪直通吴会,可乘兴而至山阴也。主人,公自谓。为卜者,为此而卜居也。此从浣花溪叙入,即可称花溪主人,后《归成都》诗云“锦里逢迎有主人”,亦可称锦里主人矣。颜廷榘曰:出郭远俗,澄江散怀,此幽居自得之趣。蜻蜓上下,鸂鶒沉浮,此幽居物情之适。)
①《寰宇记》:浣花溪,在成都西郭外,属犀浦县,一名百花潭。赵曰:公之居,在浣花溪水西岸江流曲处。《世说》:士衡住西头。②班固作《东都赋》,自称为主人,刘孝标作《广绝交论》,亦自称为主人,此可互证。王勃诗:“林塘风月赏。”③陶潜诗:“遂与尘事冥。”④谢朓诗:“澄江净如练。”刘孺联句:“讵使客愁轻。”⑤【顾注】曰齐、曰对,善状物情。张孟阳《蒙汜池赋》:“珍鱼产而无数。”谢朓诗:“蜻蜓草路飞。”枚乘《柳赋》:“既上下而好音,亦黄衣而绛足。”⑥庾信诗:“白鹤一双来。”谢惠连赋:“览水禽之万类,信奠丽乎鸂鶒。”《景福殿赋》:“沉浮翱翔,乐我皇道。”⑦《华阳国志》:蜀使费祎聘吴,孔明送之。祎叹曰:“万里之行,始于此矣。”赵曰:万里桥,在浣花之东,故以此起兴耳。⑧《世说》:王子猷居山阴,雪夜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溪,即乘轻船就之。既造门,不前便返。人问其故,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黄生注】此故为放言以豁其胸次,非真欲远行也。其暗用孔明、子猷语,融会入妙。公《壮游》诗云“鉴湖五月凉”,盖深羡山阴风景之美。今见浣溪幽胜,仿佛似之,故思乘兴东游,此快意语,非愁叹语。诸说纷纷,总于诗意不合。张綖谓东向山阴,意在访郑虔也。按公崎岖入蜀,方构草堂,岂能舍妻子而远寻故人?其说迂矣。周珽谓欲东归洛阳,须从山北阴处上船而去。按成都无山,不当以溪畔为山阴,其说凿矣。顾宸谓公欲万里而至山阴,则冕之为人可知。此似作憾冕之词。按公至成都,在乾元二年十二月。次年三月,以李若幽为成都尹,时公方卜居,而裴亦将去矣,焉得有不足之词?其说亦无据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上一篇:杜甫《卜居》全诗赏析
- 下一篇:杜甫《南邻》全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