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第七章

2021-12-18 15:27:38 作者: 来源:阅读:

  陶百岁咳嗽一声,说道:“我在少年之时,就和归农一起做没本钱的买卖……”众人都知他身在绿林,是饮马川山寨的大寨主,却不知田归农也曾为盗,大家互望了一眼。

  曹云奇叫道:“放屁!我师父是武林豪杰,你莫胡说八道,污了我师父的名头”。

  陶百岁厉声道:“你瞧不起黑道上的英雄,可是黑道上的英雄还瞧不起你这种狗熊呢!我们开山立柜,凭一刀一枪挣饭吃,比你们看家护院、保镖做官,又差在那里了?”曹云奇站起身来,欲待再辩。

  田青文拉拉他的衣襟,低声道:“师哥,别争啦,且让他说下去”。

  曹云奇一张脸胀得通红,狠狠瞪著陶百岁,终于坐下。

  陶百岁大声道:“我陶百岁自幼身在绿林,打家劫舍,从来不曾隐瞒过一字,大丈夫敢作敢当,又怕什么了?”苗若兰听他说话岔了开去,于是道:“陶伯伯,我爹爹也说,绿林中尽有英雄豪杰,谁也不敢小觑了。

  你请说田家叔父的事吧”。

  陶百岁指著曹云奇的鼻子道:“你听,苗大侠也这么说,你狠得过苗大侠么?”曹云奇“呸”了一声,却不答话。

  陶百岁胸中忿气略舒,道:“归农年轻时和我一起做过许多大案,我一直是他副手。

  他到成家之后,这才洗手不干。

  他若是瞧不起黑道人物,干么又肯将独生许配给我孩儿?不过话又得说回来,他和我结成亲家,却也未必当真安著什么好心。

  他是要堵住我的口,要我隐瞒一件大事”。

  “那日归农与范帮主在沧州截阻胡一刀夫妇,我还是在做归农的副手。

  胡一刀在大车中飞掷金钱镖,那些给打中穴道的,其中有一个就是我陶百岁;后来胡夫人在屋顶用白绢夺刀掷人,那些给抛下屋顶的,其中有一个就是我陶百岁;苗人凤骂一群人是胆小鬼,其中有一个就是我陶百岁。

  只不过当年我没留胡子,头发没白,模样跟眼下全然不同而已”。

  “胡一刀夫妇临死的情景,我也是在场亲眼目睹,正如苗与那平阿四所说,宝树这和尚说的却是谎话。

  苗姑娘问道:苗大侠若知胡一刀并非他杀父仇人,何以仍去找他比武?各位心中必想,定是宝树心怀恶意,没将这番话告知苗大侠了”。

  众人心中正都如此想,只是碍于宝树在座,不便有所显示。

  陶百岁却摇头道:“错了,错了。

  想那跌打医生阎基当时本领低微,怎赶在苗胡两位面前弄鬼?他确是依著胡一刀的嘱咐,去说了那三桩大事,只是苗大侠却没听见。

  阎基去大屋之时,苗大侠有事出外,乃是田归农接见。

  他一五一十的说给归农听,当时我在一旁,也都听到了”。

  “归农对他说道:‘都知道了。

  你回去吧,我自会转告苗大侠,你见到他时不必再提。

  胡一刀问起,你只说已当面告知苗大侠就是。

  再叫他买定三口棺材,两口大的,一口小的,免得大爷们到头来又要破费。

  ’说著赏了他三十两银子。

  那阎基瞧在银子面上,自然遵依”。

  “苗大侠所以再去找胡一刀比武,就因为归农始终没跟他提这三件大事。

  为什么不提呢?各位定然猜想:田归农对胡一刀心怀仇怨,想借手苗大侠将他杀了。

  这么想么,只对了一半。

  归农确是盼胡一刀丧命,可是他也盼借胡一刀之手,将苗大侠杀了”。

  “苗大侠折断他的弹弓,对他当众辱骂,丝毫不给他脸面。

  我素知归农的性子,他要强好胜,最会记恨。

  苗大侠如此扫他面皮,他心中痛恨苗大侠,只有比恨胡一刀更甚。

  那日归农交给我一盒药膏,叫我去设法涂在胡一刀与苗大侠比武所用的刀剑之上。

  这件事情,老实说我既不想做,也不敢做,可又不便违拗,于是就交给了那跌打医生阎基,要他去干”。

  “各位请想,胡一刀是何等的功夫,若是中了寻常毒药,焉能立时毙命?他阎基当时只是个乡下郎中,那有什么江湖好手难以解救的毒药?胡一刀中的是什么毒?那就是天龙门独一无二的秘制毒药了。

  武林人物闻名丧胆的追命毒龙锥,就全仗这毒药而得名。

  后来我又听说,田归农这盒药膏之中,还混上了‘毒手药王’的药物,是以见血封喉,端的厉害无比”。

  馀人本来将信将疑,听到这里,却已信了八九成,向阮士中、曹云奇等天龙弟子望了几眼。

  阮曹等心中恼怒,却是不便发作。

  陶百岁道:“那一日天龙门北宗轮值掌理门户之期届满,田归农也拣了这日闭门封剑。

  他大张筵席,请了数百位江湖上的成名英雄。

  我和他是老,又是儿女亲家,自然早几日就已赶到,助他料理一切。

  按著天龙门的规矩,北宗值满,天龙门的剑谱,历祖宗牒,以及这口镇门之宝的宝刀,都得交由南宗接掌。

  殷兄,我说得不错吧?”殷吉点了点头。

  陶百岁又道:“这位威镇天南殷吉殷大财主,是天龙门南宗掌门,他也是早几日就已到了。

  田归农是否将剑谱、宗牒、与宝刀按照祖训交给你,请殷兄照实说吧”。

  殷吉站起身来,说道:“这件事陶寨主不提,在下原不便与外人明言,可是中间实有许多跷蹊之处,在下若是隐瞒不说,这疑团总是难以打破”。